Re:Think!

中国首个联合国创新实验室落地成都,点亮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2021年4月27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在Re:Think首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会议的开幕式上致辞

4月28日,成都——UNDP和伙伴们相聚蓉城,在Re:Think首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会议上,重新思考如何用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Re:Think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成都市高新区政府联合主办,并得到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CICETE)的大力支持。

在中国-欧洲中心的舞台上,三方共同为SPARK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室(成都)揭牌,这是联合国在中国的首个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创立的创新实验室,探索科技和金融创新如何重新定义二十一世纪的可持续发展。 

Re:Think包含了我们对可持续发展未来的想象。Think是对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思考,Re:(Response)则代表着我们对于当下发展面临挑战的回应。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表示:“技术创新可以帮助过我们过渡到一个更加绿色和更具有包容性的‘新常态’。与此同时,它也有可能加剧国家、社区和个人之间现存的差距。为了创造可持续的未来,我们必须在创新与包容之间取得平衡。”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唐章昭说道:“今天,作为该创新示范项目打造的首个盛会在成都召开,充分体现了成都拥抱世界,积极参与到全球经济复苏的真诚期望。”

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CICETE)副主任张翼说:“思考是我们今天会议的主旨,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念提出,就是回应人类在社会、经济和环境上的深度思考。”

在2023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大量的资金。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也称“新冠疫情”)之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年度资金缺口约为5-7万亿美金。弥补这个资金缺口同时需要公共和私有资本。

新开发银行(NDB)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莱斯里·马斯德普(Leslie Maasdorp)表示:“当今我们拥有超过17万亿美元的机构投资资本。将这些资金的一部分调动到例如基础设施建设中,将对可持续发展议程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数字金融会议的小组成员研究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已经发生的行业变革、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未来的工作模式,以及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与角色,从而帮助民众增强韧性,用技术建立起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新挑战和冲击的缓冲和抵御能力。

联合国资本发展基金(UNCDF)前执行秘书长朱迪思·卡尔(Judith Karl)表示:“未来的可能性是无穷的。我们已见证高速的收益、移动交付系统带来的低成本、更高效的金融服务、金融普惠和新的商业模式的回报,其中许多都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

在“数字金融促进可持续发展”圆桌对话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戴文德(Devanand Ramiah)与来自金融科技公司、使馆、国际机构和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四位专家一起探讨了将决定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气候议程方面进展的三个因素。

首先是世界将如何拥抱创新和技术变革。自动化、人工智能(AI)、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3D打印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其他创新方式,是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气候议程的关键工具。

其次,充足的融资是实现这些全球议程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年度投资缺口预计为2.5万亿美元,而2019冠状病毒病(也称”新冠肺炎“)大流行更是在此基础上造成了额外的1.7万亿美元缺口。

最后,包括联合国、学术界、技术界和投资界等在内的各利益相关方,可以利用科技金融为医疗保健、教育、农业、金融服务、贸易和许多其他领域的投资提供新的机遇。

在科技向善秀场环节,来自七家科技企业的代表分享了各自使用科技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真实案例。从无人机应用在救灾、文物保护等“破圈”领域,机器人陪伴留守儿童,算法弥合不平等鸿沟支持扶贫,卫星监测环境污染, 到AI助力“抗疫”等等方面,充分展现了技术的跨界、灵活和向善无限潜力。

分享环节之后还进行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环节。大家分别就,未来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情感、工作,甚至是道德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探讨。如AI未来是否会完全替代人类工作?技术是否是道德中立的?嘉宾们是否能接受AI作为亲密伴侣?技术是否会让人越变越笨,越变越懒?在这些有些“科幻”的问题面前,虽然大家都在科技领域,他们的答案也不尽相同,进入了“未来已来”的状态,碰撞思考的火花。

熊猫喜欢带电子项链吗?未来我们会克隆熊猫吗?“猫脸识别”的AI技术进展如何?“猫口普查”都会动用哪些高科技?熊猫这个迄今在地球上存活了800万年的物种,教给我们哪些生存智慧?在大熊猫的家乡,UNDP助理驻华代表张薇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员齐敦武博士聊了聊现代科技与“活化石”相遇的那些好玩事儿,一起Re:Think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新科技。

齐博士说:“在上世纪90年代,野外调查中利用GPS来对大熊猫进行空间定位,结合遥感和景观技术的分析,得到大熊猫栖息地空间状况。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可以进行动物识别,通过红外线相机和无人机结合红外技术还可以24小时远程监控大熊猫在野外的情况。这技术应用对动物保护研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彻底解决‘巡护靠走、通讯靠吼、采集靠手、识别靠瞅 ’的难题。”

谈到大熊猫栖息地保护,齐博士说道:“2010年大熊猫保护总投入约为2.55亿美元,大熊猫保护的产出与投入比为10.2,说明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远高于保护投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席数字官罗伯特·奥普(Robert Opp)在主题演讲中提到:“我们提倡一个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我们需要退后一步,确保将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部包括在内。“

丹麦科技大使安玛丽·恩塔·拉森(Anne Marie Engtoft Larsen)强调数字通道的重要性。“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依然有被边缘化的社区努力加入数字经济当中。从最基本的意义来说,数字不平等包括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一是进入数字经济的通道、二是拥有从通道中受益的必要技能。”

数字技术对我们世界当前面临的全球挑战到底是毒药还是解药?公司应如何在利润增长与技术可能带来的潜在分化和负面社会影响之间取得平衡?数字化转型正如何改变着政策法规,企业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来自国内外的使馆、研究院和科技企业的五位专家,在圆桌上针对更有韧性和包容性的数字社会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 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创新技术正在走进千行百业,与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深度融合,改变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十四五规划促使了数字经济建设的提速,创新创业正为我们带来一场全社会全行业的变革。我们要确保数字化的变革充分考虑脆弱人群的需求,而不会造成更大的数字鸿沟、加剧社会不平等,建设更加有韧性的数字社会。

当我们谈论科技创新如何构建更有韧性的数字社会时,我们不能忽略女性在科技界严重缺位的事实。如果没有占世界一半人口的女性参与,我们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Re:Think的舞台上,来自欧洲、北美、中国的女性创业者、企业领导者、女性科学家、技术工作者和联合国女性高层管理者、NGO联合创始人,也汇聚一堂,探讨科技界女性缺位的根本原因,以及更重要的,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改变,构建一个更平等、更包容的未来,让女性和男性都拥有选择的自由,实现自我价值。

政策制定者可以制定有利于性别平等的法律法规,监管工作场所和家庭中的性别平等。私营部门可以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她们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去施展拳脚。对女性来说,必须相信自己,不给自己设限。而男性也应该支持女性。如果家里是”女主外,男主内”,男性也不必感到内疚和羞愧,应该全力支持女性的事业。

应对当前复杂的社会和环境挑战,需要找到适用于地区的最相关且有效的解决方式。

让我们期待SPARK实验室的创新火花,和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

更多信息,请联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传播与创新官员 赵越 yue.zhao@un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