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个更公平的未来需要更多女性投身科技领域

2021年5月27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HerStory #科技遇见她# 倡导活动参与者们

科技本无性别之分。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女性科技工作者严重缺位。科技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只会更甚,在如此重要的领域,性别差距的存在令人忧虑。

现状

美国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所有参加调研的科技初创企业中,半数完全没有女性担任首席执行官或高管职位。1在中国,这一情况要好一些—— 接受调查的初创企业中有70%以上的公司表示,有“一位或多位”女性担任这些职务。但是,要实现性别平等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在中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STEM)学生中女生的比例不到30%。2 中国科学院(CAS)的院士中只有6%是女性,而女性在科技从业者中的占比也不到20%。3

经济与社会危机往往使得性别不平等进一步加剧。比如,在2019冠状病毒病(也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经济打击更早影响到的是女性,因为她们的收入和储蓄通常较男性更少。照顾孩子的责任也往往落在女性身上—— 孩子需要远程上课,家务就更重——这些工作对女性来说还都是“义务劳动”。麦肯锡的一项名为“Women in the Workplace (职场中的女性)”的研究显示,疫情迫使数百万名女性完全离开工作岗位。4 同时,女性遭受性别暴力的风险已呈指数增长。这导致社会在性别平等几乎倒退了几十年。

随着创新的力量正在重塑世界,快速掌握最新的数字知识和技能对于人们在后疫情的就业市场中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但是,从大学到职场,从事科技工作的女性人数已大幅减少,对她们来说在后疫情期间活跃在就业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女性在科技领域中的稀缺是非常令人担忧的,那些将影响每个人的未来的科技,如果完全基于男性的经验、观点和判断来制定,极可能导致新的科技产品对女性用户非常不友好。 

基于上述现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近期的“#科技遇见她”活动上,聚集了政策制定者、商业领袖、学术和国际组织,一起探讨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性别偏见的存在是一种问题,并鼓励更多女性投身科技领域,发挥她们的潜能。

原因

通过与这些优秀的女性科技从业者们对话,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了女性在科技行业中遇到的困难。即便科学早已证明男女在综合智力上没有任何差距,有两个主要的障碍依然致使女性无法在STEM领域发挥其全部潜能,这就像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首先是自我设限。男性和女性的自信程度存在着惊人的差距。一份惠普的内部报告发现,多数女性只有在自身条件100%符合岗位需求时才会申请某份工作,而对多数男性来说,只要符合60%,就会申请。此外,很多女性会因为她们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大于家庭而感到内疚。但矛盾的是,而科技领域工作恰恰却会要求员工投入更多时间工作,经常有可能会需要牺牲家庭时间。结果正如BOSS直聘的职业科学实验室主任常濛所说的那样—— (女性科技工作者)不仅面临“玻璃天花板”,而且还有“粘地板”,女性往往在一个低于她们实际能力与资历的职位上停滞不前 。

硬币的另一面是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 FreeWheel的全球首席技术官马玉羚曾经因为女性身份而被质疑其技术能力。“量子芭蕾舞者”Merritt Moore提到,有些教授表示不希望实验室里有女性,因为担心男性会因此分心从而影响实现技术突破。 简单心理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简里里说,某些场合下女性创业者必须以更加男性化的方式行事才能取得成功。很多人补充道,人们通常认为女性要承担家务和育儿的责任,这使得她们更加难以平衡家庭生活与高强度的STEM职业生涯。这些对性别的偏见根深蒂固,即使是支持性别平等的女性有时也会无意识地表达一些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

其实,性别的偏见不仅限制了女性,同时还限制了男性—— 如果男性选择优先考虑家庭而不是事业时往往会遭来鄙夷。所以,就算他们想共同分担家庭责任并支持女性的职业生涯,性别偏见也会让实现这一切变得更难。

后果

为了避免第四次工业革命延续这些由来已久的性别偏见,女性必须成为数字经济的一部分。但女性目前在研发领域的缺位,意味着她们的需求和观点在塑造日常生活的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被忽略了。根据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的数据,女司机在撞车中受重伤的几率比男司机高47%。为什么?因为汽车安全产品(包括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基于男性设计的。5只有努力填平科技领域的性别鸿沟,女性才能共同享有我们设计的美好未来。否则,在新的科技产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女性反而将越发处于弱势。

缺乏女性雇员和高管的科技公司存在短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现,没有任何女性领导者的公司往往盈利能力较弱。不仅是科技公司,所有类型公司如果女性高管严重缺位,对整个社会发展而言也是不利因素。哈佛法学院论坛指出,没有女董事的企业在ESG指数(即环境、社会、企业治理)得分较低,这也阻碍了企业提升应对诸如气候变化等风险的能力。如果我们没有采取相应的行动,性别不平等将阻碍全球发展,损伤社会凝聚力。任何人都无力承担这样的结果,特别是当前,各国正遭受一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经济与健康危机。

改变之路

由于女性的自我设限与社会的性别偏见紧密相连,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并不容易。但令人高兴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女孩选择学习STEM专业,科技领域中性别不平等的现状正在慢慢改变。根据Boss直聘研究院的数据,女性从业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比重正在增加,数据分析师等岗位上的女性的平均收入也正在增高。 

尽管现在已取得一些进步,我们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设想的未来社会,性别不再成为阻碍,每个人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未来,并发掘自己的全部潜力。实现这样的愿景需要整个社会都采取更大的行动,并落实在每一次尝试中,让投身STEM领域的女性多一个,再多一个。

我们需要政策制定者落实能够消除工作中的歧视和不平等现象的法律。比如把男性的14天的陪产假纳入《劳动法》,即使没有疫情影响,也可以提供居家办公的弹性选择,让全社会对父亲承担更多带孩子的责任,或者居家边工作边照顾家庭的现象得到逐步认可与接受。有时候,我们甚至需要强制性别平衡(比如规定某岗位女性必须达到的比例),并做好监管工作。通过法律法规来保障平等,比等待观念与习惯的自然改变要来得快得多。

企业也亟需采纳性别平等政策。即使是中国最顶尖的科技公司依然有很多改进的空间,比如有些招聘启事赫然写着只招某种性别,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弹性工作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让雇员能更好的平衡家庭与工作,而不是将“996” 视为天经地义的职场文化。

政府、私营部门和大学也可以在STEM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例如,通过设立 STEM领域针对女性的奖学金,使拥有优秀潜质的低收入家庭的女性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各中学和大学的校长们应更加从领导层重视并解决STEM领域里的性别失衡问题,为STEM领域中的女性学生、教职员工和研究人员创造一个友好的环境。此外,还可以开发专门的工具和程序,来激发女性学习如编程的兴趣,尽可能地吸引更多女性加入科技领域。 在家庭内部,男性需要明白,自己在家务劳动和育儿方面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尊重女性自身的职业选择,如高强度的STEM职业。

最后,在个人层面上,希望那些已经在STEM领域中的女性多多分享她们的经验,并为进入该领域的年轻女性给予指导,因为世界还需要更多的榜样,以及她们的故事,以不断获取启发和激励。

看向未来

世界经济论坛在疫情前预测,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职场性别平等需要257年。在后疫情时代,这一预测可能会被进一步延迟,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高科技行业中。正因为这类行业的“野蛮生长”,很多不平等现象,如性别鸿沟、年龄鸿沟、地域鸿沟甚至会加剧,使弱势群体变得更加弱势。

做出实质性的改变依靠我们所有人的努力。世界迫切地需要更多女性在STEM领域中崭露头角。为了设计一个更加平等的未来,我们需要她们的观点、技能、好奇心和想法,勇敢选择这条少有人走的路,每一个女性都不是孤独的个人,不是独自前行。每一个想改变生活和未来的女性能携手前行,相互支持,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之路。

本文作者:白雅婷,张薇,赵越,代雨薇,万彧 

[1] https://www.svb.com/globalassets/library/uploadedfiles/content/trends_and_insights/reports/women_in_technology_leadership/svb-suo-women-in-tech-report-2019.pdf

[2] http://casad.cas.cn/ysxx2017/xgtj/ysxbbl/201803/t20180306_4637292.html

[3] http://www.199it.com/archives/843315.html

[4]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0/10/women-work-gender-equality-covid19/

[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222446/

[6] Peterse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s Gender Diversity Profitable? Evidence from a Global Survey, 2016

[7] Cristina Banahan and Gabriel Hasson, “Across the Board Improvements: Gender Diversity and ESG Performance,” Harvard Law School For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