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重心
生物多样性和清洁中国

深度了解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与包括政府以及公众在内的利益相关方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十三五”规划的共同指导下应对环境挑战,同时履行其对多边环境协定的承诺。
当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主要在五个领域促进中国能源与环境工作: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气候变化;化学品管理;民生与环境以及小额赠款项目。
在能源与环境重点领域,驻华代表处开展了以下方面的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减缓气候变化、《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化学品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管理、替代生计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项目。

生物多样性保护
根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开发计划署与包括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部和农业部在内的中央政府部门合作,与20多个省份的地方政府,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项目,为政策主流化、法律改革、能力建设、公众意识提升提供技术援助和分享国际经验,推广PPP合作模式和试点,确保中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了解更多

《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化学品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管理
作为在工商业制冷、空调和溶剂行业的氟氯烃淘汰计划的领导机构,开发计划署一直与生态环境部对外经济合作办公室合作,开启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新阶段,以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并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以及引入和展示创新的工业实践来管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了解更多

生计与环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政府、私营部门及民间社会合作,展示如何通过可持续方式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同时通过可持续的农业和水资源管理模式恢复当地环境。
与此同时,该重点工作领域还致力于通过公私伙伴关系促进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更广泛的使用,通过开发生物质能源释放精准扶贫的潜力。
为了缓解气候变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引进和促进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试点和商业化,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创新的框架项目——中国氢能经济试点项目,以促进中国经济走可持续和低碳的发展路线。了解更多

应对气候变化
为了协助中国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开发计划署与包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农业部、财政部、国管局在内的政府部门以及当地对口机构和相关协会合作,通过制定技术标准、调整体制安排、提升能力建设并开展试点项目,促进照明、建筑、物流和电机等行业的能效实践,减少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帮助缓解气候变化。了解更多

小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项目
为了通过社区倡议和行动支持“创造全球环境效益和保护全球环境”,开发计划署实施的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项目旨在为社区和民间社会组织提供财政和技术支持,在各地开展生物多样性、减缓气候变化、应对土地退化和国际水域、化学品管理活动。
该项目致力于帮助最贫困和最脆弱的社区,并使当地的非政府组织/民间社会组织能够参与中国的全球环境问题和民间社会发展,同时帮助非政府组织/民间社会组织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和可持续生计的能力。了解更多